? ? ? 12月18日,应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组邀请,美国佐治亚大学复合碳水化合物研究中心谭利研究员通过腾讯会议与重点实验室的师生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王超教授主持。谭利研究员作了题为 “The covalent linkage between pectin and AGP”的学术报告,报告结合近年来本人的研究经历,对AGPs与拟南芥中果胶和木聚糖的共价连接进行了介绍。最后谭利研究员与重点实验室师生就双...
? ? ??? ? ? 12月06日,应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研究员来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郑志民教授主持。钱前研究员作了题为 “水稻绿色革命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报告结合近年来本人的研究经历,介绍了sd1 基因等位性变异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sd1基因的分子编辑育种效果和前景;sd1基因与多分孽基因 HTD1的协同作用以及水稻矮化育种的发展历史、...
近日,中国林学会通报第八届梁希青年论文奖评选结果,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姜立泉教授、李伟教授研究组青年教师李爽博士荣获本届梁希青年论文(英文)奖一等奖,刘桂丰教授、姜静教授、陈肃副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冮慧欣荣获三等奖。李爽的获奖论文题目为“The AREB1 Transcription Factor Influences Histone Acetylation to Regulate Drought Responses and Tolerance in Populus trichocarpa” (Plant Cell,2019...
11月23日,应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木叶片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组邀请,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与教育中心于启滨研究员通过腾讯会议与重点实验室的师生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姜静教授主持。于启滨研究员作了题为 “Improving Citrus Fruit flavor : Genetics and Genomics”的学术报告,报告结合近年来本人的研究经历,对柑橘控制香精挥发性成分合成途径和基因调控机理进行了介绍。最后于启滨研究员与重点实验...
11月20日,“林木分子生物学国家创新联盟”学术报告会暨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十五期线上龙江林学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召开,创新联盟5位专家分别作报告并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姜立泉教授主持。李来庚研究员作了题为 “A Molecular Switch of Lignin Biosyn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的学术报告;卢善发研究员作了题为 “丹参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
? 11月6日,应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牛犇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白洋研究员通过腾讯会议与重点实验室的师生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牛犇教授主持。? 白洋研究员作了题为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root microbiota in Arabidopsis and rice ”的学术报告,报告结合近年来本人的研究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根系微生物组学的实验设计,测序与分析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何高通量...
2020年10月24日,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成浩教授和杨静莉副教授团队在植物学研究领域的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在线发表了题为“Pu-miR172d regulates stomatal densit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via targeting PuGTL1 in poplar”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首次表明miR172d可以通过降低气孔密度来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耐旱性。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调控气孔发育以应对水分缺乏的分子机制,而且为通...
10月17日,应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教授到实验室进行了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活动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曲冠证教授主持。严建兵教授作了题为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ell sequencing technology in plants" 的学术报告,报告以玉米为模式植物,对玉米雌雄配子的重组规律,雄配子的重编程,单倍体诱导等生殖发育过程等重要科学问题展开了详细介绍。最后严建兵教授与在座...
8月1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聘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苏晓华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杨敏生教授、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王福森研究员等3位专家,对我校刘桂丰教授团队培育的杨树新品种“辉煌1号”进行现场审定。“辉煌1号”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调控银中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获得的杨树新品种。其叶色亮黄,可作为城乡绿化彩叶树种。目前我省栽种的彩叶树种还不够丰富,“辉煌1号”的创制极大地丰富...
近日,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李成浩研究组和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卫海荣教授合作在国际植物学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生物学一区,IF=7.299)在线发表了题为“PuHox52-mediated hierarchical multilayere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promotes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Populus ussurien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大青杨PuHox52转录因子通过上调9个根发育调控基因和下调1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P...
疫情防控期间,人可以居家隔离,在家解决吃饭问题,可是实验室上万株的苗木怎么办?如果无人管理,没人养护,这些从美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多个国家千辛万苦收集而来的苗木就要“饿死”,学生的科研也将前功尽弃。“学生回不来,老师就得冲上去,咱得为学生、为育种留住希望。”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曲冠证表示。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的高等学府,拥有我国林业行业唯一的国家...
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在疫情防控期间,林木遗传育种党支部全体党员,时刻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清醒认识,模范遵守学校党委的防控措施要求,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投入到防疫战争中。切实做到带头冲在前面、发扬奉献精神;带头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带头坚守岗位、树立良好榜样。林木遗传育种党支部共有党员17人,同志们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关注党中央的防疫精神,时刻准备着贡献自己的力量。支部党员在学校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积...
11月4日,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实验室3项成果获奖,其中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是我国林业行业最高水平的科技奖项。近年来,实验室不断加强基础领域研究,突出林业科技服务,林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森林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树木如何转基因?实验室里的树木是什么样的?带着好奇与疑问,8月22日,佳木斯汤原县前卫小学50多名师生来到东北林业大学科技楼,走进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国重室)。国重室曲冠证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森林的重要作用,倡导同学们要爱护环境,围绕“森林的重要作用、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植物转基因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生动的知识讲座。曲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国重室的...
近期,我校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Genome Research(综合类期刊1区,IF=11.638)发表题为“A Novel Synthetic-Genetic-ArrayBased Yeast One-Hybrid System for High Discovery Rate and Short Processing Time”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全新的基因转录调控筛选方法。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通常受到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与基因启动子上DNA顺势作用元件(DNA cis-targets)相互作用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