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生态文明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家林草局党组中心工作,重点围绕生态安全、木材安全、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开展林木遗传育种科学研究,解决种质资源、育种和繁育等林业种业核心基础难题与关键技术瓶颈,努力创建国际一流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效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方向一、生态林新品种创制与繁育
围绕生态修复重大工程需求,聚焦 2035 年达到 26%的森林覆盖率目标。针对杨树、油松、刺槐、柽柳、柠条、水曲柳等主要防护林树种,在西北地区、沿海滩涂、黄河流域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开展生态林树种定向培育,选育出抗干旱、耐盐碱、耐水湿、耐污染的生态防护林新品种。
方向二、用材林新品种创制与繁育
聚焦国家木材安全,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质量,提高森林生产力。以杉木、落叶松、桉树、楸树、马尾松等速生用材树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遗传多样性形成机制、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利用等研究,揭示生长、材性和抗性等性状的形成机理与表达调控网络,培育优质高产低耗林木良种。
方向三、经济林新品种创制与繁育
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大食物观与种业自立自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针对油茶、核桃、板栗、枣、文冠果等木本粮油经济林树种,以及沙棘等林源中药材,揭示产量、品质、抗性、次生代谢产物等形成的分子机理,挖掘主要功能基因,建立分子育种技术体系,选育高产、优质、高抗和适用机械作业的经济林良种。
方向四、林木育种关键技术创新
针对林木育种效率低、周期长和遗传增益低的关键技术瓶颈,系统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创新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倍性育种、人工种子、工厂化智能育苗等精准高效育种和繁育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